論語加油站-不至於穀
【論語・泰伯】
子曰:「三年學,不至於榖,不易得也。」
【消文】
孔子說:「學習經典三年,心不在求利祿上,這樣的人是不容易找得到的。」
【釋義】
「三年學」, 「三年」, 古人常以三年作一個期限, 如「比及三年」,三年就舉行考驗。「學」,入大學讀書,所學的是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大學問。
「不至於榖, 不易得也」,「穀」, 祿的意思, 也就是俸祿薪水。「至」,到的意思,學習三年,還沒把心放到利祿上,仍然專心學習大學之道,不忘希聖希賢的志向。孔子並不反對出仕為官,是希望學者當官後,能用心在治國安民上,不可同一般俗人只求升官發財。
【故事】
東漢末年, 北海高士管寧先生,年少時與華歆同窗共學。有一次,門外傳來達官貴人乘坐華麗馬車經過的聲音,華歆此時心生羨慕,放下書本走去觀看。後來華歆回到座位,讀書如故的管寧對他說:「你不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!」用刀子把並坐的蓆子割開。這就是有名的「割席分坐」。
之後, 管寧遇到國內黃巾賊之亂,避難海外的遼東。他生活簡樸,常戴著一頂黑色的帽子, 穿著粗布的衣裳。教人詩書,講求禮讓,自己為人謙退溫和,處處包容大眾。當地的人景仰管寧的德學, 紛紛前來, 漸漸形成一個大鄉鎮。
當時朝廷知道管寧德行高潔, 多次徵召他出任大中大夫, 管寧都推辭不接受。宋朝 文天祥寫的〈正氣歌〉,讚嘆說: 「或為遼東帽, 清操厲冰雪」, 緬懷這位節操清高如冰雪的哲人, 永為後人典型,常相效法學習。
學聖賢之學,應在「仁義忠信,樂善不倦」的天爵上著眼,至於「公卿大夫」的人爵,君子相信「修天爵而人爵從之」,修天爵自有人爵。故視利祿於我如浮雲,隨遇而安。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,用力在改過遷善,利國福民上,才是君子安身立命之所在。
本篇文字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【補充資料】
【影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