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語・學而】

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

【消文】

孔子說:「求學的君子,他立定志向追求道德學問,不把心力放在生活求飽腹,居處求安穩上。辦理利益大家的事非常敏捷而且恰當,說話時很慎重,並時常向有道的賢者請教,指正自己言行的對錯。這樣有志力行並不斷改進的人,可稱得上是一位好學的君子啊!」

【釋義】

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」並非教人故意吃不飽住不安穩,而是意在言外,要學做君子的我們應該將志向定在比吃住更重要的學問道德上。反之,只把心力放在生活享受,只算是一般世俗的人,卻夠不上君子的條件啊!

「敏於事而慎於言」,「敏」是快速而且考慮精確。有德學的君子辦利他的事情,必須敏捷精確,才會有功效。至於言語更要謹慎,才能合乎信義,得到大家的信賴,如此言行相符,才有益於自己的德學。

「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如果辦事無法精確又迅速,是自己的學問和經歷不足,應加緊學習並向道德高尚者虛心請教,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,做更有效率的學習,也才稱得上是好學的君子!

一般人的人生觀,若只志在溫飽,講求生活享受,對社會的幫助非常有限。惟有立志成為君子的人,肯以服務大眾為職志,無論擔任何種任務,都會盡心盡力辦好,就算擔任清道夫或工友,也對社會及各個團體很有貢獻。目前社會出現許多稀奇古怪的享樂族,他們的享用取之於社會,但對社會缺乏回饋的心態,豈不成了社會的害蟲?這值得我們警惕!

【故事】

周朝開國時,德學兼具的周公對周朝勞心勞力貢獻深遠。他的兒子伯禽將起程前往封地魯國時,就告誡他說:「我是文王的兒子,武王的弟弟,當今成王的叔叔,文王、武王、成王三位皇帝和我關係密切,大家對我非常尊重。而我『一沐三握髮,一飯三吐哺。』不敢輕率,恐怕失去天下的賢人。你只是我的兒子,現在前往魯國,更要謹慎,不要以魯國的領袖而驕傲。」周公為了求得賢人來協助國家,連洗髮吃飯都不得安閒,一心一意為安定國家,可說是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」的典範啊!

宋朝范文正公品格學問極佳,受到當時的敬重。他擔任官職期間,每天臨睡前一定反省白天所辦的事是否對得起領到的薪水。如果對不起就睡不著,反覆思索如何彌補,第二天一定立刻補足才放心。孔子說:「見賢思齊焉!」讓我們向范文正公及周公看齊吧!

本篇文字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
【參考經文】

子曰: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」(公冶長)

子曰:「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」(述而)

季康子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好學,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則亡。」(先進)

哀公問:「弟子孰為好學?」孔子對曰:「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。」(雍也)

子曰:「賢哉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回也!」(雍也)

子曰:「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」(里仁)

子曰:「士而懷居,不足以為士矣。」(憲問)

【影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