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語.憲問】
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
【消文】

孔子平時講仁,講恕道,因此有人問孔子:「以德報怨,何如。」德是恩德,怨是怨恨。人家待我不好,使我怨恨,而我卻以恩惠報答他。

孔子反問這個人:「何以報德?」以德報怨固然好,但如另外有人待你有恩德,你用甚麼報答呢?如果還是以德報答,那就不公平。所以應該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直是正直,既不以德報怨,也不以怨報怨。

【說明】

例如你是法官,審判一個犯人,他正是你的所怨者,而你以正直的心情來量刑,既不特別減輕,也不特別加重。這就是以直報怨,可以算是恕道,而對於以德報德來說,自然得其平衡。

以直報怨,無過,也無不及,正合中庸之道。

【故事】

子西是楚平王的庶出長子。春秋末年,吳楚爭霸,楚昭王打算請孔子輔政,卻被子西堅決地阻止,他說,孔子崇尚周朝禮制,排斥蠻夷異族,而且孔子門下人才濟濟,能量很大,如果請孔子到楚國肯定是弊大於利。楚昭王聽從了他的意見。從這件事來看,子西對孔子是不友善的。但孔子卻對子西以直報怨。

楚太子建在國內政治鬥爭中失敗,舉家逃亡鄭國時被鄭人所殺,他的兒子王孫勝活了下來,並逃往吳國避禍。後來子西打算召王孫勝回國駐守邊境,遭到楚國內部的強烈反對,他們認為王孫勝對楚國仇恨已深,如果召回,他一定會伺機報復。但子西卻認為,我對他以德報怨,他也會對我以德報怨。由於雙方意見無法統一,有人就去問孔子的意見,而孔子的立場非常明確,他不贊成這種做法。孔子認為王孫勝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,這種人不會被仁愛道德所感化,回國後一定會伺機報復,於是孔子讓弟子子貢去勸解子西停止這種不明智的行為,子貢以為自己勸解成功了回來稟告孔子,孔子卻仍舊擔心,他說子西為人正直,而正直的人一定會做認為正直的事,他還是會召回王孫勝,而狹隘的人一定不會輕易就變得品行高尚,所以王孫勝回國以後一定會有動亂發生。

   果然,子西還是召回了王孫勝,並委以重任,封於白邑,號白公。而王孫勝回國不久就發動叛亂,並誅殺了子西等人。這就是歷史上的『白公之亂』。

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兩個問題。

第一,楚昭王打算請孔子輔政的時候,被子西阻止,由此可以看出子西對孔子的不認可,而當子西打算召王孫勝回國的時候,孔子卻沒有記仇,反而有一說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,並讓弟子去勸說,由此可見孔子身體力行地做到了"以直報怨"

第二,子西對王孫勝的以德報怨並沒有使王孫勝也這樣對他,由此又論證了孔子的觀點。

【蕅益大師註解】

我們如果真正了解通達怨親平等,沒有分別執著,這叫直。例如法官判案子,不論這個犯人曾對我有過恩惠的,或曾是我的冤家,我沒把這個放在心上。他是怨也好,親也好,平等,在法律面前皆平等對待。法官在判案子就按照實際情況定罪量刑,這叫直。平等的心才能直,如果有不平等,這就不直。不平等是因為有分別執著,作意了,那是造作。若見有怨,而強欲以德報之,這即是造作了。

『這個人對不起我!好,我要特別給他恩惠來報答他』。你首先已經起一個念頭:『他是對我不起了』,若勉強欲以德報之,這做得很勉強、很造作,不是自然的行為,這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。所以這裡面不能夾雜絲毫造作,真正把人我是非放下,人我都沒有,心就清淨了。我們要以這個境界來做為自己修學的目標,那你正直的心就真正生起來了。在世間不壞世間法,如果你故意反其道而行之,其實人我是非還沒化掉,還積攢在心裡,還有這些念,還有著這個相,卻要以德報怨,這就是造作了

所以說,「怨宜忘,故報之以直,謂不見有怨也;德不可忘,故報之以德,謂知恩報恩也」。這就說明白了,人家對我有怨,我要忘,忘了就不放在心上,沒有落這個印象,心地是清淨的,所以對他報以直,正直。這個直是什麼?他對我有恩惠,我要報答他恩惠,這也是直;他對我沒有恩惠,反而是害我的,我泰然處之,不要刻意要怎麼樣以恩惠對他,不去故意造作,這也是直。直的心是清淨的,遇不同的緣就會有不同的反應,這叫不見有怨,心裡沒有怨,很泰然。有時候一造作,反而就更不自然了。德不可忘,所以報之以德,這是知恩報恩,這是什麼?你要為世間做個好樣子,佛法裡面很重視知恩報恩,這是二地菩薩修學的法門,知恩報恩這是大德,這才是真正的直

【討論】

一、    當「怨」發生時,如何以恕道將其徹底拔除?

答: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

二、「報怨」之方式,有何不同形式?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自我觀照,提升自己的修養?

答:『直心,就是道場』

【影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