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語・述而】

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

【消文】

孔子閒居在家,體態像大樹伸直的樣子,舒展而自然;又像樹枝柔軟的樣子,非常和藹可親。

【釋義】

「子之燕居」,「燕」的本字是「宴」,「宴」是安的意思,「燕居」就是退朝不辦公事,閒居在家。在朝廷上,孔子的言行舉止敬肅慎重,戰戰兢兢,一點都不隨便。

「申申如也」,「申」是伸直的意思。「如」,樣子。「申申如也」是身體伸直起來,很正直、很安定,卻又自然不拘謹。不同於「入公門,鞠躬如也」,進入公門,身體就不敢伸直起來,像鞠躬一樣慎重嚴肅。

「夭夭如也」,「夭」,是屈的意思,指植物枝條稚嫩彎曲而柔軟,「夭夭如也」則顯現出和藹柔軟,但不會怠惰散漫。

孔子一生學不厭,不斷自我提升,才養就一團中和之氣。所表露出的「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」,正是誠於中而形於外,不是勉強裝出來的,弟子深入觀察記錄下來。

本章,我們要如何學起呢?首先要鍛鍊「定力」。人一生下來,就帶著許多不好的習氣。遇到事情時,便不自覺的浮躁不安。所以古人注重「教子嬰孩」,孩童會走路,就要教導。否則六周歲一上學,心裡浮浮躁躁,書念不進去,就難以學習了。例如從前教小孩背誦《三字經》,一天只要求念誦四句十二個字。反覆念誦這十二個字,不求快,不求多,不可隨便搖頭。並非孩童記憶力不好,而是不容易安定下來。另外各種生活作息,如喝水、上廁所都有規定的時間,就是為了收住浮躁的心,日後才能學有所成。

有了定功之後,第二步要鍛鍊「慎獨」的工夫。一般人眾目睽睽之下,還像個樣,等到獨處時,就容易變樣了。所以要練習「不愧衾影」,自己獨立時,不會愧對自己的影子;獨寢時,也無愧所蓋的被子。就是在隱微的地方,都能管好自己,身體不敢作惡,心理不讓不正當的念頭產生,這樣心裡才能「靜」下來,不向外攀緣紛亂的境界。

最後就要學習「自然」。心能漸漸靜下來,還要不斷的用功,習慣成自然,心才會「安」然自得,這就是《禮記.大學篇》所講的「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」的工夫,是有層次、一步一步努力所成的。

心中真有了道,即是一團中和之氣,那神情體態自有一番景象。孔子「十五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七十從心所欲,不逾矩」,正是聖人努力學習所成,親身示範,我們當自珍重循序用功!

本篇文字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
【影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