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語.公冶長】

或曰:「雍也!仁而不佞。」子曰:「焉用佞?禦人以口給,屢憎於人。不知其仁,焉用佞?」

【消文】

有人說:「冉雍這個人有仁德,很溫厚,但是口才不好。」孔子聽到以後說:「何必一定要口才敏捷流利、阿諛諂媚呢?用應答流利的口才、尖酸的言語來反駁別人,心裡只想佔上風,就常常惹人討厭,結下怨恨。至於冉雍是否夠得上『仁』字,我不知道,但何必一定要講究捷利諂媚的口才呢?」

【釋義】

「或曰:『雍也!仁而不佞。』」冉雍,字仲弓,少孔子二十九歲,魯國人,是孔門德行科的賢哲,孔子稱讚他是位優秀的領袖人才。「佞」有靈巧、才華高、口諂口給的意思。本章所指是口諂口給,口才流利,說話很會討人喜歡,但內心不直,言詞也不實在。至於靈巧、才華高的意思就不採取了。

「焉用佞?禦人以口給」。「禦」,抵擋、反駁的意思。「口給」,思想快,應答迅速巧妙。應用在好的方面是善巧方便,壞的方面卻是擾亂大眾。孔子講究「言寡尤」,言語謹慎,少犯過失。不必口若懸河,別人一說話,立刻用言語抵禦、反駁。

「屢憎於人」,「屢」是常常的意思,「憎」是厭惡的意思。口給之人說話就要佔上風,別人才說一句話,他非說個四、五句不行,即使是好話,別人心中也很厭惡,這是大毛病。

「不知其仁,焉用佞?」「仁」是孔子不隨意輕許的。弟子中,德行第一的顏淵孔子稱許他「三月不違仁」,其餘弟子只能一日或一月,偶爾來了「仁」。可見能完完整整做到孔子心中的「仁」是相當不容易的。「仁」是時時關懷對方,親厚對方,都為對方著想。圓滿的「仁」,是心念一有妄動,用直心的「德」察覺、反省,心就自然歸於「道」上。這種行仁的功夫綿綿密密、時時刻刻無有間斷,是很難達到的,所以孔子說不知道仲弓行仁如何。我們一般人不夠警覺,行仁隨時都會變樣,就要學曾子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才能迷而復返。「焉用佞?」孔子重複的說,正是加重口氣,不必注重在口才上。

以上文字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
【生活的論語】

     《常禮舉要》雪公太老師:

          1. 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

          2. 家庭之事,不可向外人言。

          3. 口為禍福之門,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。見失意人,不說得意語;見老年人,不說衰喪話。

          4. 見失意人,不說得意話;見老年人,不說衰喪話。

          5. 交淺不可言深,絕交不出惡聲。

          6. 不侮辱人,不向人開玩笑。

     H.A.I.L.: To Greet and Acclaim Enthusiastically
      (熱情且真誠地對人讚美)

  Honesty: Be clear and straight
     (說話清晰且內容真實、無扭曲)

  Authenticity: Be yourself
     (內心誠懇、誠意正心)

  Integrity: Be your word
     (言行一致,使人信賴)

  Love: wish them well
     (希望幫助別人、成就別人)

✽    三好運動:「存好心、說好話、做好事(做好人)。」

  若是存好心,自然說好話、做好事。

     蔡康永:「做自己」跟「沒禮貌」常常是一線之間。

  做自己,不用學習;但禮儀的表達,卻是需要學習。

【故事一】言宜慢。心宜善。

西元前77年春,正逢大漢盛世。山東昌邑太平樓酒肆內,一個年輕人自斟自飲,眉宇間,隱現憂思。這位年輕人姓,本是雲陽縣令,三個月前,被調到昌邑王府中擔任中尉,可謂平步青雲。可是,這位昌邑王劉賀身邊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鬚拍馬的小人。胸中抱負不展,王吉只能借酒澆愁。

他忽然發現,鄰桌有一位老者正微笑舉杯向他示意。王吉連忙趨身請教。兩人談詩論史,一見如故。老者試探問道:小友似有心事?王吉便將煩惱告之,老者說:我送你三個字,可以保你從此順順暢暢。”“哪三個字?王吉滿臉疑惑。————慢!老者道出這三個字,飄然而去。

從那以後,王吉謹記老者教誨,勤于政務,三思而後言。在暗流湧動的昌邑王府中,數次均有驚無險。由於低調與勤政,王吉任命為諫議大夫,成了朝中重臣。西元前67年,王吉回故鄉琅琊省親,又路過昌邑城。忽然,有位老者自稱是王吉的故人,擋在了官道中間。王吉走下官轎一看竟是十年前那位老者。老者對王吉說:十年前,我送你三個字,已經保你十年通暢。今天,我再送你三個字,可以保你一世無憂。

王吉輕聲問老者:哪三個字?老人說:心宜善!王吉心中一震,背上冷汗淋漓。自己擔任諫議大夫這些年來,雖然總體來說王吉還是能勤政為民,但是偶爾黨同伐異,彈劾政敵。

省親歸來,王吉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,不管什麼事,都嚴格要求自己。清正廉明,仁慈寬厚。最終,成為西漢的一代名臣。據後人傳說,那位老者,漢武帝時著名宰相公孫弘,隱居於昌邑

言宜慢,心宜善。這句話從此就被王吉列為王氏家規代代相傳。自東漢明清,這一千七百多年間,王吉的後人中,《二十四史》中有明確記載的,就有36人被封為皇后,35人成為駙馬,186人擔任宰相!琅琊王氏,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家族,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!

【故事二】

蘇秦東周雒陽人,為縱橫家鬼谷子的學生。學成,出遊數年,竟挫折回來,被家人譏笑。之後閉門苦讀再出遊,最後得到趙肅侯的資助,蘇秦以其三寸不爛之舌,擅於揣摩國君的想法,迎合國君的心意,成為「從約長」,佩帶六國相印,風光非常。過了數年,秦國先欺騙兩國討伐趙國,於是從約失效。蘇秦惶恐,請求趙國國君派任他前往兩國出使。雖能暫時安撫各國,但有人毀謗說:「蘇秦是左右逢迎的賣國賊,他的言語反覆,隨時都會作亂啊!」更在齊國和大夫們爭寵,最後竟死於「車裂」的酷刑,這刑罰還是蘇秦自己所想出的辦法。

故事二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
【影片】

       

動聽地說話(Ted)

落實說好話(聖嚴法師)

相逢自是有緣,見到任何人,都應該心存歡喜心,以欣賞和讚美的心和對方交談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蔡康永:「做自己」跟「沒禮貌」常常是一線之間

學說話就是學做人

為何要談「說話」?蔡康永開宗明義點出:「貴人不一定能改變人生,外表不一定會決定魅力,但生活種種:報告、開會、道歉、要求加薪、演講、傾聽訴苦,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,就是你會不會說話,你有沒有能力去想像,聽你講話的人是什麼心情,想聽到什麼。」

蔡康永強調,說話不只是「術」。從小在人情世故複雜的大家庭成長,他覺得,「透過研究說話,你會比較根本的搞清楚自己跟別人的關係,搞清楚自己跟別人在想什麼,還有,最重要的,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」

用一句話來歸納,就是:You are what you say(你怎麼說話,決定你是誰)。

他的理論是:說話形塑自我。說話謹慎,或注重說話品味,才能因此成為謹慎或有品味的人;嘴上愛抱怨,久而久之也將愈來愈像「怨女」。說話既然決定你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與命運,當然要在乎。連帶地,他詮釋「說話之道」時,也從人性出發。

以《康熙來了》為例,「大家一定覺得《康熙來了》是挖人隱私的節目,希望來賓說愈多愈好。錯!其實我最常做的事,是在保護、阻止某些人說得太多。」有時來賓在現場失控「爆料」,蔡康永就會帶著S設法把話題引開。

難怪S在他書的推薦序中說:「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是一線之間,」形容蔡康永:「跟他聊天絕對不會被刺傷,還會被附加的一兩句小誇獎逗得心花怒放,又感覺真誠不滑頭。」

的確,蔡氏風格就是慧黠、世故、貼心,但不尖酸刻薄。

所謂「會說話」,是不是常要昧著良心,說些虛偽的話?蔡康永露出促狹的眼神,「是虛偽一點好,但說不上昧著良心吧!」生活中,面對諸如「我最近是不是胖了?」、「我新剪的髮型如何?」這類問題,大可毫不猶豫的回答:「不會呀!」、「好看極了!」多稱讚別人讓聽者開心,並無損於「良知」。

故事永遠比道理吸引人

除了不傷人,要把說話變成自己的特色,進階版還得做到學會「說故事」。

蔡康永認為,很少人會被道理說服,都是被故事吸引:「我想這跟人類原始的生存之道有關,原始人也是靠著故事的講述來傳播生存之道。」

一個好故事,會讓聽者忍不住問:「後來呢?」要不就是:「怎麼會這樣?」要練習這種「懸疑式」說話,可沒事多找朋友練習,例如在每個段落稍作停頓,若對方一直問:「後來呢?」那表示成功了;若對方不斷分心,就該換個方式說故事了!

人生無處非故事,他進一步形容,「當你說『我希望中一億樂透』時,心中同時也在編造中樂透後要如何使用這些錢;當你跟一個女生求婚,也不可能說『嫁給我吧!』然後就沒下文了,你會進一步去描繪『我們以後會有幾個小孩』、『我會買一棟豪宅給妳』.....之類的故事,故事說得愈好,成功機率愈高。」

推到極致,蔡康永說,人生就是對自己講的故事,學會說故事,就是為自己編造更美好的人生劇本,「說話之道」如同另一張臉,怎能小覷!

「把別人放在心上」的溝通法

1. 懂得認輸。遇到別人意見與你相左,可語帶保留,迂迴提醒,甚至認輸無妨,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,人緣留給自己。

2. 不要一直說「我」。多說「你」或「他」,才能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,讓對方暢所欲言,成為一個超級上道的人。

3. 把對方看在眼裡。但不是像「驗屍」那樣緊盯著看,而是三不五時、帶著情感「望著」對方,讓彼此的電流傳遞;然後帶一點「觀察」,留心對方的舉止與需求,讓他感覺時時「被重視」。這點,約會時格外受用!

4. 不想交淺言深的話,應該避開某些地雷。像財務、感情,或政治、宗教這類對方可能有強硬立場的話題,容易起爭執。

5. 讚賞。觀察對方最渴望被肯定的部份。

本篇文章節錄自天下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