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語・學而】

子禽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,求之與?抑與之與?」子貢曰:「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,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!」

【消文】

孔子的學生子禽向另一位同學子貢請問:「我們老師每到一個邦國,就能聽聞到這個邦國的政治風俗。這是老師自己去求來的呢?還是這個邦國的君主和人民自動相告的呢?」子貢回答說:「我們老師就以溫和的容貌、善良的行止、恭敬的態度、儉約不奢侈而且對一切謙讓的美德得知的。如果一定要說老師是求來的話,那總該不同他人求得的方法吧!」

【釋義】

「子禽問於子貢曰」,端木賜,字子貢,衛國人,在孔子門下屬於最擅長言語的學生。陳亢,字子禽,陳國人,也是孔門的學生。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時,師長或朋友就會為他送「字」。從此以後,師長仍然稱他的「名」,但是朋友表示尊重只能稱「字」,不可稱「名」。不像現代人稱「你」、稱「我」,彼此好像陌生人一樣,古人稱呼的禮貌,值得我們學習。

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聞其政。」「夫子」指的是孔子。古時擔任大夫的官職,都可稱為「夫子」。孔子曾為魯大夫,學生們尊稱老師為「夫子」。孔子當時為了推行仁道救世救民,五十五歲就離開魯國周遊列國。他每到新的國家,為了契機教化,就必須知道該國的政治風俗。

「求之與?抑與之與?」前後「與」字是語尾助詞,相當於「呢」字。中間「與」字是給與的意思。對於個國政治的實情,常常是機密,不輕易告訴他人。但孔子都能聽到,所以學生子禽提出疑問,到底老師是求來的,還是國君或本地人自動告訴他的呢?

「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」,子貢答覆得很巧妙,不直接說求來的或是他人自動相告的,卻回答夫子是用「溫良恭敬讓」這五個字得到的。這句話「意在言外」,猶如蘊涵深遠的詩句,能啟發提出問題的人,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。

「溫」是溫和而不嚴厲。這不是裝出來的,是「誠於中而形於外」的長久修養,其中蘊藏著厚道。反觀刻薄人的臉上是一團狡猾,毫無溫和之氣。

「良」是善良。「善」是儒家第一好字,善良的人對周遭一切都不妨礙。

「恭」是恭敬。內心嚴肅不歪曲,而且外表莊重不隨便。

「儉」是儉約不奢侈。所做的一切都有一定的限度,超過就是奢侈,不及就是吝嗇。例如上班上學時間到就應上班上學,不可遲到;下班放學時間未到,先離開就是早退。

「讓」是自己肯謙讓尊重他人。

「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!」「其諸」是當時通行的疑問語詞,相當於現在的「總該」。「與」同「歟」字,是活動語助詞。這句話子貢仍說得非常幽默,他恐怕子禽不能領悟,所以假借子禽所問的「求」字,來顯示夫子不同一般人所求得的方法。也更強調孔子「溫良恭儉讓」的道德修養,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。

現代人辦事常自以為「值得驕傲」,卻與「溫良恭儉讓」的美德背道而馳,正是我們要警覺除去的大毛病。孔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尊為「至聖先師」,在當時所到之國,國君均急忙召見而請問國家大事,有衛靈公、齊景公、葉公、魯定公、哀公……正是受到孔子「溫良恭儉讓」的光輝所感化。

本篇文字錄自王明泉老師《論語簡說》

【影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