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單位

傷心咖啡店之歌 閱讀心得 高二 林晏靖 特優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主角馬蒂在徬徨迷茫的生活中,無意走路傷心咖啡店。遇見了一群不平凡的年輕人,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。這群年輕人,他們提出了對當時社會架構生活模式價值觀的質疑。盡己的全力追求的經濟利益和努力出人頭地,是自由經濟下主導的人生目的。但是人生,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是值得不惜代價追尋的呢?在這宣稱民主的時代,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?藉著馬蒂的成長過程,還有其他角色的故事,這書中,會找到自己,也會發現一扇名為自由的窗口。 二、內容摘錄: 1 那海水一樣的藍色光芒刺進他的內心深處,招牌上寫著傷心咖啡店。 (第18頁) 2 人們常羨慕小鳥飛行的自由,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,多半的小鳥終身棲守在同個巢,只能在固定的領域中飛翔;而候鳥,因為天賦的習性, 每年不自由主忙碌的往返於南北之間飛行,在同一條路線之上。這樣子你能說一隻冉冉飛騰的小鳥自由嗎?( 第41頁 ) 3 活著的生命呀,在長存的天地裡是何許的短暫渺渺,窮其一生的迸發光亮,以為自己達到了什麼、改變了什麼,事實上連痕跡也不曾留下。( 第185頁 ) 三、我的觀點: 自由是風,飛舞著空中的旗幟;自由是水,推流著湖裡的魚兒。 我看完這本書前,就像馬蒂原本一樣迷惘。在小的時候,對於蒙上一層紗的未來,我總是有無限的想像。夢想以足夠與岩漿抗衡的熱情燃燒,生命。在遙遠他鄉用腳印佔領世界角落,以及服務需要幫助的人們。在異國街道,任憑音樂隨意舞姿,灑脫歡笑的用好奇打敗未知。不管別人的眼光,我想做自己,我擁有,我的夢。 時間的消逝,伴來的是眼鏡鏡片和教科書的加厚。有一陣子,課業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我生活重要的一切,那時我就如同面臨大考的角色馬楠。沮喪的是,在這壓力沉著將要滅頂的感覺是很真實的, 即便我知道我不是只有我一個人,得忍耐著青春最燦爛的時候,只是換一個在社會上的穩定飯碗……。我曾擁有的美夢,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童言。在社會的見證下,被稱荒唐的宣告破滅。在眾人認知裡的事實和行動上的跟隨,相互包裝,包裝成大批的應答機器,分層高低,因應答程式之紕漏,所組成現在的我們這一代。看到關於馬楠的經歷,我不免感同身受,然而我也知道,或許這是一部份強烈感受後,太過偏激的想法,另一方面我也無力反抗,只能釋懷。 數學就在生活中,但不必用畢式定理買菜,平時與旁人,也不必用文言文對話。擁有生活常識,也不需清楚背誦鄭和下西洋七次和劉義慶是世說新語的作者。這絕不是作為不努力的藉口,而是放寬心的相信,從教科書中取知識,是為了在一次次的小考中親證,有耕耘收穫的精神,是為了再算了一遍又一遍的數學題中,體會跌倒失物後的重新站起。選擇釋懷,不是像社會體制投降,而是放過被壓抑的自己。重要的不是,拿到了多高的學歷,贏得了多好的成績,讀懂多麼深奧的書籍。而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和態度,因為被綁緊而想掙脫向自由,也是另一個我曾思考過的……。 追尋自由,所以更積極進取,或放縱自我頹廢,兩者都有他們的出口。人生如果沒有了比較這個習慣,就會矛盾似的,沒有尋求和羈絆,那麼自由,也就無形無色也無為了罷。我想,因為來到這人間苦海,若比喻人是一顆顆泡泡,起起伏伏,有的硬是要往上擠,卻沒想到,在下一波浪捲來前,就破了。只是「啵」的一聲,沒留下什麼,更別提帶走了什麼。直到全被覆蓋之後,又是一批新生泡泡。 對比陰、陽、日、月,就像太極輪盤上黑白交織。人生珍貴,卻也易碎,被賦予了卑微,卻添上了強韌。如此極端的特質,皆活在這片塵土上,分明相對。如果說自由,不是風,不是水,是狹義上的的形容,是廣義上的思維,那麼追尋著一個沒有答案的自由,其實非常苦悶,但又有誰不說,自由也帶來的甜美呢?我們都是泡泡,都想掙脫這個社會的眼光,展臂迎向自由,但我曾想過的,並不是自由的定義,而是無意間感到的自由,會不會就像泡泡破掉的瞬間?什麼都沒有,但全部的自己卻和這大千世界,融合成了一切,最終也成為了自由。 只是想像,因為我不是智者,我沒有極慈悲的胸懷和適合的天地良機。我只能做的,就是做好自己,活得自在。因為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的夢想還在,只是那段日子被新知所淹沒。我的青春沒有白費,熱血仍在滾沸。我也明白,或許我終將是這海洋中的渺小泡泡,我也不會自暴頹廢,或無知追求,因為在這人生中,不只是要追尋財富名利,或困於情慾之間,而是在於當下心態是否自然且自在。 有那麼一天,當我沒有意識的前一秒,我會覺得滿足,那一刻我感到了自由。 四、討論議題: 1「好還要再更好」,是現代人的認知習慣,所以我們會不斷提升自己,以達到自我要求。可是卻也因此更加感到壓力,可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羨眼光,也可能想達到自我滿足之際,但這樣做真的是自由的嗎? 2 每個人的心中都曾有個夢,只是隨著「物質化」的影響,夢想滲入了雜質,不再純真。請您試著回想,你是否也有個這樣的夢?那是什麼樣的夢呢? 彼得潘讀後感 高二 蘇亭瑜 優等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彼得潘,一個住在永無島上,永遠不會長大的男孩,邂逅了普通家庭育嬰室裡的溫蒂、約翰和麥可,彼得潘帶著他們到永無島冒險,請溫蒂擔任走失男孩的媽嗎,那是一群沒有父母的孩子。 就這樣、來自兩個不同世界的孩子們,在純真、無情、自由、長大及渴望被愛的國度穿梭,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。 二、內容摘錄: 岩石現在只剩下一小塊露出水面,不久就會完全淹沒了。淺淡的月亮悄悄的壟罩住湖面,過不久就會聽見世上最動聽,也是最憂傷聲音-美人魚在呼喚月亮。(P137) 「媽媽,你現在為什麼不能飛了呢?」 「因為我長大了啊。人只要一長大,就會忘記怎麼飛。」 「為什麼他們會忘記怎麼飛?」 「因為們不再快樂、天真、無情了,只有快樂、天真又無情的人才會飛。」(P237) 三、我的觀點: 與他最初的相識,是在嬰孩時期的睡前故事,總是如輕絲般縈繞耳際、纏著夢那端的永無島,上了幼稚園,他靈巧自信的身軀躍上鎂光燈的演藝廳舞台,和記憶中一樣,穿綠衣、仰頭微笑,與我相同年紀,看似完美且不會長大的男孩,除此之外,我並不覺得他有什麼特別,也許是因為當時的我,也還看的見仙子的緣故。 國二那年,我第一次讀了彼得潘的原著,那不再是童年耳熟能詳的童話,我看見了另一個彼得潘,而隨時間逐漸成長的我才猛然察覺,自己早已望不見汪洋中那蓊鬱小島事實上,他仍是他,只是我長大了。 彼得是單純的化身,浸淫在天真與好奇中的綠芽,他的單純使他無情卻也使他無所畏懼,他唯一的弱點就是害怕長大,這和當初與他同年的我有很大的不同,我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大,我無法理解他為何不想、甚至抗拒成為大人,大人在他眼裡像巨獸,在我眼裡卻是巨人,小小的我羨慕他們有強壯的臂膀,好像可以完成任何願望;有夠聰明的頭腦,化解所有困難,然而、我漸漸長大,也漸漸了解了彼得,長大為我帶來成熟、理智、豐富的知識,但曾幾何時牆上的螢光星星不再摺摺生輝,無邊的夢想也隨之去,原來,這就是長大,這兩個字太重,乘載太多,當孩子懂得尋找正確答案,彼得潘便離我們遠去,彼得潘害怕的是約束,社會中種種無形的約制,學校的學科、有條理的思考,一個個過於理性的詞性、符號成為超強塑身衣,緊緊將我們包裹,期待我們蛻變為大人們心目中理想的大人。 矛盾的是彼得雖然討厭大人,但渴望獲得母親的愛,溫蒂便成了媽媽。我想、所有的人們,有一段時間,都曾是彼得潘,父母的愛和自由似乎是互斥的,但大部分的人最終都成了溫蒂,在一趟夢幻刺激的旅程後,重新回到既規律又有溫暖的家的平凡生活。 如今,我已被既定的規範及一如繼往不變的道路拉拔至高二,在數學公式填滿黑板的時候,我常一個人靜靜的想,彼得潘離開我多久了呢?在過去那個抉擇時刻,自己似乎為沒有勇氣展翅後能墜落的風險而選擇成為「溫蒂」卻又怨著無法掙脫的束縛,但或許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,大家都只能隨波逐流,不敢放手,亦步亦趨的向前走著,當我們終於體認到彼得潘的可貴,卻已經長大,而他,也早就不見蹤影。 但是,就算長大,就算遺失,我們為什麼不能努力將他找回,不能再次成為彼得潘呢?「所有的孩子,除了一個以外,慢慢地都會長大。」我們和彼得潘不同,但我們都曾經是他,那或許早已被遺忘的過四、討論議題:去,在矛盾中無聲無息離的孩,其實一直住在每個人內心的角落,等待著,等待長大的我們懷著依舊如稚子般單純與自由的心,再度回到他面前,再度對仙子們拍拍手,回到恆不會長大的永無島上。 我們該如何在這個亂墜複雜的社會重拾自己內心中的彼得潘? 川震百日情 高二 馬郁雯 優等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四川大地震,又稱汶川大地震,是一場芮氏規模八的強震。它震垮了無數人的心血與希望,但也震出了人情的溫暖。這本書紀錄了慈濟的災後救援,透過實際參與救援的志工分享,使讀者彷彿看到災區不堪的景象,痛著災民內心的創傷,以及深切感受人情的溫暖。 二、內容摘錄: 輕輕踏上受傷的土地,穩穩地站在鄉親的心裡。p.13 我們既然不能改變環境,就要去適應。p.91 那些隱而未顯的傷口,也在時間和愛的陪伴下有了癒合的可能。p.109 面對哀傷,有人提不起勁做事,有人卻拼命做事。p.168 三、我的觀點: 地震是頭可怕的野獸,它摧毀了無數房子,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,短短幾秒鐘就能將人花幾年時間辛苦建立起的東西盡數毀滅,可見它威力之強大,也凸顯了人類的渺小。 照片裡,瓦礫堆隨處可見。房子呢?站在一旁的人看著他們曾經喚為「家」的地方。悲傷,卻哭不出來,腦海一片空白,只能呆呆地看著倒塌的房子,不知該怎麼辦。我用手敲了敲旁邊的牆壁,堅硬如鐵啊!大力敲下去我的手還會痛呢!可是這堅硬的牆壁在地震眼中根本就是一碰就倒的積木。而且不只房子倒,人也一個接著一個倒,倒在擔架上,或重傷,或輕傷,或沒有意識,或沒有呼吸心跳,生離死別的場景隨處可見,生命的無常令人不勝唏噓。 大哭過後,重建家園成了他們的主要目標。親戚間、鄰居間互相幫忙,有缺什麼大家互相湊一湊,也差不多能湊齊了,唯一湊不齊的,是心裡那道缺口。 負能量的剋星—慈濟此時來到了災地,提供他們物資、熱食、醫療服務等協助,更給予他們內心傷口的最佳良藥—愛,帶領他們走出傷痛。 服務站內忙進忙出的身影,除了慈濟的師兄姐,更包括了當地的人。無論大人小孩,只要有空都很願意伸出援手,也許是忙碌能讓人忘記一些事吧?但是細微處仍能看到他們還沒癒合的傷口,因此閒暇時間師兄姐就會跟那些人聊天,讓他們把心裡的難過表達出來,給予他們正面的力量來拋卻內心的痛苦及揮之不去的噩夢。 一個美麗的故事。一位來自重慶的志工與一位喪子的母親聊起她的兒子時,得知她的兒子如果還活著的話是大學生,一個生命最美好的時期。他回憶起他大學多采多姿且豐富的生活,可是眼前這位母親的兒子卻無緣享受,甚至與母親陰陽兩隔!思及此,他情不自禁的跪在這位母親的面前喚她一聲: 「乾娘」,讓她認自己為乾兒子。這個舉動不但使這位母親感動落淚,也使旁邊的人都紅了眼眶。自此之後,這位母親多了一個兒子,多了一個牽掛,多了一個存在的意義。這使她敞開了心,願意與人互動,臉上多了笑容,少了憂愁。 一朵愛之花正悄悄綻放。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因為一場災難相遇,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。我被這個志工無私的愛深深的感動,也被愛的力量深深的懾服。尤其看到他跪下的那一刻,我也紅了眼眶。這個舉動讓人感到無比溫暖,不是身體暖和,是心暖和! 天災人禍不斷,生命無常,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,每天全球各個地方都有可能上演生離死別的戲碼。災難來臨時,我們只能任由宰割,任憑它肆虐,毀掉任何會讓我們痛心欲絕的人、事、物。儘管如此,它仍毀不掉愛,反而能助長愛的勢力,使它蔓延至各個角落,而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這個愛所散發出的強大力量。 當我還在為分數傷心難過,為讀書考試煩惱時,他們正在經歷生離死別,人生最痛苦的部分,學習如何釋懷、看淡人生,不單只學課本上的知識了。但一個想法突然從腦海中跳了出來—真羨慕他們,少了那麼多讀書時間!要是我也能如此就好了!讀完這跳出來的想法後我自己也嚇了一跳—我怎麼會有這種想用生離死別來換取不讀書的想法?後來想想,也許是我太幸福了吧!只需要讀書,其他生活上的瑣碎小事根本不用擔心,因此會放大讀書所導致的痛苦,甚至不想讀書。這本書中有人分享到,原本不喜歡讀書的他,經歷過這場災難後,少了一個常常在他耳邊提醒他讀書的聲音,他不但沒有因此而感到輕鬆,反而覺得他不應該辜負他的朋友,因此發誓好好念書,完成他朋友的願望。這讓我察覺到,能夠讀書是多麼幸福與寶貴的一件事情!我應該珍惜,而不是抱怨。 「我相信人間有愛值得去期待,長久封閉的心終究會打開……。」世間最難得也最不容易被摧毀的,是愛。災難瓦解了人們的希望,愛重新凝聚了人的意志,使人們無論碰到任何事都能勇敢面對、不退縮,開創更美好的未來。 四、討論議題: 當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要如何走出黑暗的陰影? 災難來臨時,我們是應該不斷批評救難人員救援不力,還是感恩他們來救援? 山茶花文具店 高二 侯侑君 優等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雨宮鳩子-山茶花文具店的接班人,在上一代去世後,傳承代筆人這個職位,住在鎌倉這個小鎮上的居民,若碰到難以出口的話語,都會來文具店找鳩子代筆,鳩子用文字替來代筆的客人寫下生命的故事,傳遞溫度給收件人,在幫居民搭起橋梁的同時,也讓自己跨過了與上代的誤會。 二、內容摘錄: 1.從園田先生的溫柔、用字遣詞,到她的面容和氣味,我希望能把他的一切傳遞給櫻女士。書信,就像寄信人的分身。(p.75) 2.青太郎先生的父母似乎相差很多歲,也許對她的父親來說,愛妻除了是伴侶,同時也像他的女兒,每個字都噴濺出名為愛情的汁液,而且自今依然潤澤,仍未枯竭。(p.156) 3.「我是由外婆一手帶大的,他很嚴厲,留在記憶中的幾乎都是痛苦的回憶;但是剛才─」 淚水從眼眶裡滑落,連自己都被嚇到了。但我接著往下說。 「我剛才想起來了,外婆也曾經背過我;他就是在這裡背我。」(p.273) 三、我的觀點: 偶然,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山茶文具店這本書,它散發出沉穩氣質,吸引了我的注意。一打開書本,馬上就感受到鐮倉近夏的氣氛,於是我就跟著山茶花文具店的主人-雨宮鳩子,開始了代筆人的生活。 這種寧靜、平凡的生活令我非常不習慣,雖然來代筆的客人很多,但卻還是給我一種和緩的感覺,與我的生活模式不同。 「幸福是什麼?什麼樣子才叫幸福?」這是我在看山茶花文具店時突然想到的問題,人們總是抱著夢想,並朝著夢想前進,我也是如此,覺得達到目標、實現夢想,就是獲得幸福。 為了把夢想變成現實,每天我都與時間抗爭,緊抓著每分每秒不放,人們告訴我:這是為我好;而好幾年以來,我也都確實相信著,在與時間競爭的壓力下,我給自己一個什麼都不可以太差的期許,但肩上的負擔終於使身心負荷不了,這使我不禁懷疑:好,就能把夢想實現嗎?就可以幸福嗎? 在一步步邁進目標的同時,幸福似乎沒有靠近啊。 在鐮倉,鳩子仍然過得悠閒,他替園田先生彌補了說不出口的遺憾。園田先生因為生病而住院,在與病魔打鬥的同時,使他開始思考「死亡」這件事,在代筆的信中,他提到自己現在很幸福,也希望收信人也過得幸福。 死亡,等同於生命的結束,看到這裡,我不禁愣了一下,抱著病痛的園田先生,為什麼能說出自己幸福,是否是因為死亡對於園田先生來說,不是恐懼,而是對於生命的一種感悟,因為明白自己正擁有著寶貴的生命? 我忽然瞭解了,幸福,並不是夢想的達成,而是在夢想路上的過程。 任何人的夢想,要實現必定經通過充滿困難的路,一會覺得辛苦、壓力加倍,就像園田先生對於病魔時,一定也覺得辛苦。而幸福,卻也存在於這當中。愈是痛苦被受折磨,更是體會活著的甘甜,幸福存在其中,就像晶瑩的冰塊內,也含藏著雜質。在受病魔的纏身的當下,我想園田先生是非常煎熬的,只是除此之外,一定有支持他活下去的信念,我想那就是-幸福。而尋夢亦是如此,對我來說,在無數次的跌倒中站起的瞬間,幸福就到了。 曾經,我因為成績下滑,而開始討厭身旁的一切;曾經,我因為琴技一直無法進步而情緒低落,這些挫敗,甚至都讓我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,但如今我知道那份能夠支撐我翻過障礙的幸福,就在我追夢的路上,在我一次次抵抗困難、再站起來的瞬間。築夢的同時,肩上會有壓力,會對自己有所要求,別人眼中還有對自己的期待,我必須承擔,但也因為有了這些壓力,才有跌到,才能再站起來的時候,看著自己的堅韌,抓住那份屬於自已的幸福。 有幸福,夢想就成了幸福的現實。 四、討論議題: 1.在越過困難這座山時,你曾經發現過幸福嗎? 2.如果你像園田先生一樣,身上有著病痛,你會覺得自己幸福嗎?為什麼? 口琴使者 高二 唐筠婷 甲等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「在口琴悠揚的旋律中,他同時聽見了深林裡縈繞的清亮鳥囀、澗石上奔流的淙淙溪水、還有樹洞間穿梭的呢喃山風……」本書以口琴為軸,並將主角們安排在重大歷史事件中,使故事具有真實性。看似一把稱不上樂器的口琴卻巧妙地把三位主角串連在一起,並且於音樂廳中一同演出了一段令人動心的生命之曲。而這把神奇的口琴就像容納罐一樣,將三位主角的力量集結成一股強大的能量,讓看似悲劇的他們都活出了自己的人生。 二、內容摘錄: 當你吹奏口琴時,你必須吸氣和呼氣,就像你平常為了維持生命所做的一樣。你有沒有想過,當一個人在吹口琴的時候,他或許也已經同時將他的力量,夢想,以及所知的一切,一併注入了口琴當中呢? P.19 每一種樂器都有它動人的聲音。音樂是一種共同的語言,是全人類共同的信仰,而且無庸置疑的是,我是它忠實的信徒。人與人之間再怎麼有差異,在音樂之前都是平等的。 P.61 他們以相同的韻律呼吸,感受著彼此內心的力量與夢想,美好與光明的感覺充盈了他們的身心,在同一片星空下一起綻放光亮……而且,也被同一條命運的絲線緊緊相繫。 P.410 三、我的觀點: 「汝之命運仍未定。至黑夜見孤星,文中鐘鳴,前途豁然分明。」 當初,我會看這本書是因為它的書名叫「口琴使者」,而我所學的樂器就是口琴,所以我自然地就被書名吸引過去了。我也曾經因為學的是口琴而被打壓,曾經有人說:「沒想到能在小小的口琴身上學到這麼多東西。」就像本書所寫的,「口琴,在所有樂器中無足輕重,它不屬於弦樂,也不算是管樂。很多人都認爲口琴就只是個『稱不上樂器的玩意兒』,就只是玩具而已。」但我卻在被稱之為玩具的口琴上學到了許多人生觀。以前我不是很懂團隊的定義,怎麼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團隊呢?口琴的演奏方式有獨奏,重奏與大合奏,重奏就是三到六人的表演稱重奏,而大合奏就是一大群人一起表演一首曲子,要怎麼將一首曲子合在一起呢?其實這就需要團隊合作的力量,老師曾說:「我們就是一個圓,當每個人的心都連接在一起時,就能吹出美妙的曲子。」團隊的疑問我就是從吹口琴當中領悟出來的,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吹口琴,因為在心連接在一起的過程中,是舒服的、是興奮的,在演奏時就好像有一股能量無限地放大,放大至所有演藝廳裡的觀眾心中,並與觀眾們也連接在一起,彼此感受著對口琴的熱愛,在那當下我們就是一家人。 「口琴使者」是一本以口琴為軸的故事,每當主角們無法擺脫命運的捉弄時,口琴就會向他們伸出援手,給予他們向前的力量,而這也是我經歷過的事。只要是人都會有處於低潮的時候,每當我吹起口琴時都會不知不覺中放鬆了心情,就好像有一股能量慢慢注入到我體內,使我又能重新站起來,當然,在練習口琴的過程中也會有挫折感,總是會有吹不起來的地方,但總有一個聲音一直告訴著我:「不要放棄,再堅持一下下就能成功。」真的很痛苦,但當我成功做到時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,讓我又再次對口琴充滿熱情,也對自己有了信心,而它讓我學習到「要從失敗中站起來,只要不放棄就會有成功的一天。」我想這應該就是我離不開口琴的原因吧! 在閱讀這本書時真的很有趣,就像《紐約時報》所說的:「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充滿了樂趣,當聽見音樂揚起,書本也同聲歌唱。」這本書就像一種樂器一樣,閱讀時就好像是在演奏一種樂器,而不知不覺中就會融入到他的故事裡,其中最讓我有感覺的是第一部,在故事中姊姊伊莉莎白是希特勒的隨徒,她認為口琴是會讓人墮落的音樂,而他爸爸認為「音樂是沒有種族與性向之分的。」是啊!對音樂真的無須有分別心,每個音樂都有它自己的好,不應該因為它不是自身的文化而排擠它。 我好喜歡口琴使者這本書。它是有生命的,讀它反而像是在讀一首樂譜一樣而不是單純的小說故事,看了這本書讓我有了對生命「豁然開朗」感覺,未來看似沒救的三個生命都能重新擁有光明,那平凡的我也應該去尋找屬於我自己的光明啊! 「汝之命運仍未定。」人生的道路不只一條,雖然一開始苦,但如果能鍥而不捨的努力走下去,就能找到不一樣的路─一條光明之路。 四、討論議題: 1.音樂是沒有分別的,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好。那為什麼人類還要把音樂做區分呢? 2.口琴雖然小,但也因為小所以能隨身攜帶。口琴不是玩具,它也是一種樂器。請你述說自己對口琴的想法。 越跑越懂得 高一 謝子澂 甲等 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 陳彥博為台灣極地超馬選手,他用五年的時間內,完成了世界上各搭艱難的馬拉松賽事,並取得的不錯的成績,讓全世界的民眾,都注視到了台灣。不僅如此,他在參賽之餘,還出了幾本書,紀錄了他在參賽過程中的一切酸甜苦辣,以及許多刻骨銘心的體驗,進而分享自己克服困難的喜悅,也藉此推廣運動的重要。 全書之中,洋溢著光明與正向,令許多人在深陷泥沼之際,還能毅然決然的擺脫困難,重新拾回自我的價值,和爭命的意義。 二、內容摘錄: 二月十四日凌晨十二點十五分,我成功抵達了七百公里終點到森市,以二十七歲的年齡成為最年輕完賽的選手,也是賽事舉辦至今首位成功完賽的亞洲選手。攝影師馬上走過來擁抱我,並為我戴上獎牌。終點沒有眾人的歡呼,沒有眾人的掌聲,就只有一面獎牌。這面獎牌是甜美又痛苦的過程,是個得來不易的榮譽。(p222~p223) 我突然哭了出來,這是個祥和的自我淨化過程。我思索這幾日的經歷,許多機動漸漸消失。吹著寒風,我心想,所謂冒險,不適冒生命的危險,而是心理冒險。成功不再於力量,而在於堅持多久。 我們出生於文明,在大自然中被喚起原始的野性。不是征服,而是虔誠的信念擁抱,大地之母才會張開雙臂接納你。 三、我的觀點: 書中的作者用短短五年的時間 , 完成了世界七大洲 , 八大站的超馬賽事 , 曾經挑戰過 沙哈拉沙漠 , 戈壁沙漠 , 阿他加馬寒漠 , 和南極洲等世界上最為艱辛的馬拉松比賽 , 他的每 一次賽程 , 都會在抵達終點時 , 高舉中華民國的國旗 , 讓全台灣的民眾 , 跟他共享這份殊榮 . 這畢竟是趟艱鉅的旅程 , 每每在他想要放棄的時候 , 他總會問問自己 , 當初來到此地的初 衷 , 然後再接再厲的堅持下去 . 他所締造的這一連串佳績 , 都非不勞而獲 , 除了他那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體能 , 更關 鍵的是他那驚人的意志力 , 這份堅強的意志力 , 屢屢在他最艱困的時候 , 鼓舞他再度邁開 步伐 , 高舉國旗 , 迎向終點 , 他的每一場比賽 , 都帶著使命而來 , 因為 , 他深知著許多人 , 對他 懷抱期待與祝福 . 自起跑的那一刻起,跑步就不再是他一個人的事了 , 他背負了成千上萬 人的希望。 陳彥博總能時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 , 和勇於面對困難的態度 , 積極正向的他 , 以一次 次亮眼的成績 , 帶領著全台灣的民眾 , 走向國際的舞台 . 他在參加每一次的比賽之前 , 心理 都會默默地祈禱 , 感恩父母的養育恩 , 感恩教練的用心教導 , 感恩國家的栽培護佑 . 因為他 知道如果沒有這些因緣的共同成就 , 自己是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. 每當他遭逢失敗時 , 他也會自我檢討 , 回顧一直努力到現在的自己 , 拿出勇氣面對失 敗 , 繼續奮戰 . 生命不可能如你期待的那麼美好 , 但也不會如你預期的那麼糟糕 . 人生的脆弱和堅 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, 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灰心喪志欲振乏力 , 也有更多的時候 , 驀然回 首 , 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竟也走過了成片的荊棘 . 曾經有一次 , 陳彥博參加了一場極地的比賽 , 他以他那一貫的超強體能和超高鬥 志 , 與一位來自日本的跑者 , 一路領先群雄 . 就在他們即將抵達終點的前幾公里 , 這位來自 日本的跑者再也受不住那烈日的摧殘 , 和險惡路況的折騰 , 他終於慢下了腳步 , 搖搖欲墜 地喘息著 , 而此時的陳彥博 , 大可以毅然決然地超越他 , 然後拿下那個自己期盼已久的冠 軍 , 可是 , 他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動作 , 這個舉動展現了他仁厚善良的存心 , 和令人敬佩 的運動家精神 , 他停下了腳步 , 以他那溫柔堅定的眼神 , 鼓勵著這名日本選手 , 或許他們無 法用語言溝通 , 但陳彥博他那發自內心的真誠和無私 , 是可以給任何人帶來光明與力量 的 . 最後 , 他攜著這位日本跑者的手 , 一起共享這份原屬於他個人的榮耀 . 在這一次的比賽 當中 , 雖然沒有以第一名的成績令台灣倍受矚目 , 但卻以一個台灣運動員的身分做了一次 最好的國民外交 , 他用行動向世界昭示 , 台灣運動員的良好素養 . 我相信這次體育競賽中 , 陳彥博所帶來的感動 , 一定遠勝於一面金牌 , 運動競賽最迷 人的地方 , 不僅是選手所創造的成績 , 還有參賽者所展現的運動家精神 . 從本書中我學習到 , 為國爭光有很多種方式 , 其中不乏在國際競賽當中,以亮眼的 成績來榮耀祖國,然而長江後浪堆前浪 , 江山代有才人出 , 無論你再怎麼優秀,終究還是 會有老去殞落的一天。所以,真正能在大眾心中永恆不朽的 , 還是在競賽當中所展現出 來的那種真誠 , 這種真誠,我在陳彥博的身上看到了 , 我期許自己將來也能夠去落實它 , 實踐它 . 四、討論議題: 現今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模式,往往都是重利輕義,在這個道德式微,鼓吹功利的世界裡,稍不留神就會吃虧上當,政客,媒體….窮凶惡極只為追名逐利,真正發心利益他人的,如鳳毛麟角,在這樣的環境世代中,一般的小老百姓,該如何自處呢?這個問題,我曾經仔細思考,再陳彥博身上,我找到了答案.我認為,人們應該時時存有一顆為人付出的心,並時時觀照自己的內心,讓自己學習同理他人的感受,俗話說,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若能時時推己及人,你所感召來的一切,都必然是來幫助你,成就你的!
行政單位
 校長室
 教務處
        教學組
        註冊組
        設備組
        藝術組
 學務處
        生輔組
        訓育組
        體衛組
        健康中心
        宿輔組
 總務處
        庶務組
        膳食組
        交通組
 輔導室
 人事室
 會計室
 圖書館